一 意图交友──却吃了杀手锏
关注苏拉德博客的网友会知道,我在近10年间写了几部哲学书,又创立原力论,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原力论哲学家,自觉地承担起复活和提升哲学的任务,并取得初步成果。此外,又独力接过奥巴马的大旗,推动世界无核化运动。
得知24届世界哲学大会今夏在北京召开的消息,去年秋就一口气给组委会提交了四篇论文(文章附后)。题目鲜明地指明文章的主题:探讨哲学的终极任务和当前任务,推动科学-哲学革命。论文评审人却视而不见,硬说它们不是哲学论文,以“不符合学术规范”,“类似于报刊争论”等为由全部予以否决。
评审结果陆续返回,按照时间顺序分列如下。
·第四篇:该文表现出了对柏拉图研究领域基本状况的陌生和不熟悉,也表现出了对柏拉图思想本身的不专业,论文仅仅是作者个人一些不成熟的哲学观点的表达,基本上没有针对柏拉图的特定文本和问题,也没有针对柏拉图研究的特定问题和观点。学术性严重不足。故建议不予接受。2017-12-10
·第二篇:文章不符合学术规范,不是一篇哲学论文,不适合参加世界哲学大会。文章对“哲学的终极任务”缺乏学理论证,对“原力论哲学”如何能够联结哲学思考与艺术创造,达到个人美善,从而实现世界大同,仍然缺乏符合逻辑的详细阐述。2017-12-10
·第三篇: 文章更类似于报刊争论,并不属于哲学论文范畴。2018-04-18
·第一篇: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论文《<原力宇宙学>:21世纪科学革命宣言书》未能成功被相应论坛接受。评审人认为,您的选题以及论证无法满足本届大会所要求的学术严格性。2018-05-24
第一则评审意见只是个“建议”,就要求得到终审结果,收到一位匿名者的回复,“经复核,我们接受原评审主席的结果为终审结果”,“建议”就这样成了糊里糊涂地“终审结果”。
我又想向评审人请教“专业的”和“成熟的”柏拉图思想,以及规范的哲学论文标准之类的疑难问题,却发现无法进行──都是匿名者,无法沟通,就名之为Anonymous killers。我意图挽救第一篇论文(科学革命宣言,当时还未有作出评审),给组委会发了这么份邮件
你好,
从复件看,组委会实际上掌有取舍权,我的3篇论文就这样被送到死地。
希望最后一篇能保存下来,它可是竞逐诺奖的强劲项目,哲学的一个新高。
不希望看到具有光荣传统并曾推动中国历史的北京大学成为埋葬创新理论的坟场。
昨天我到申通快递给北大图书馆邮寄去《原力宇宙学》2册,供参考。谢谢。
陆苏拉德 2018/5/15
结果不仅那篇论文未能避免被埋葬,还被匿名者抢在图书馆的前面令人将我的赠书作拒收处理,显现一种气势:我就这么牛,你能怎么样!
我想问匿名者,评审要保密吗?没有签名的评审书有效吗?对国外提交的论文也会用这种方式处理吗?
哲学大会本无论文评审制,即使有也十分宽松──谁有资格有能力评审哲学论文啊?哲学大会是个自由论坛,欢迎创新思想,各种观点有平等的发表机会,不会以学术规范,学术严格性之类的借口去压制不同观点。
这届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学做人”和“教人做人”的意思吧。按照这个主题,人类尚处于蒙童初开的阶段,牙牙学语的阶段,需要哲学家(儒者)引导。四篇论文所描述的却是毛泽东诗句“欲与天公试比高”和赫胥黎的豪言“敢与神灵争高低”顶天立地的巨人,与“学做人”之人之间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它们成为“清场”的对象也就好理解了,只是,这符合哲学大会宗旨吗?
从以上评审意见,是否可以认为大会
──在努力脱离柏拉图,拒收赞赏柏拉图的文章。
──即使政治哲学组也不支持禁核运动,拒收“类似报刊争论”文章。
──即使科学哲学组也不支持科学革命,或科学革命不如“学术的严格性”重要。
四论文被埋葬后,组委会仍然邀请我参加会议。这是个世界盛会,我本是最富有的参会者,带着多件稀世珍宝要向世界展示,却全被“门卫”扣下,华丽的外衣也要求脱掉,几乎是光身进场──能接受吗?
二 关系哲学、科学和世界未来的事物就是永恒事物
论文虽则被压制,但它们的光芒是压不住的,因为它们关系哲学、科学以致世界的命运。比如,人若不行动起来及早消灭核武器,难道就等着核武器来消灭人类吗?又如,过了一二个世纪,人们在经历种种劫难却仍然活着,移民外星的计划又连遭失败(必然的),这时就会考虑理想世界的目标了。至于科学,随着观天手段的改进,无可置疑的天文学事实就会让科学家逐渐抛弃大爆炸论,转向漩涡论。
柏拉图指出,哲学家应当喜爱永恒事物,向永恒事物学习──谁若这样做,他的言语文章也会变得永恒不朽。四论文就属于永恒事物,它们是不死的,这是永恒事物可怕之处。它们会像星星那样在世间发射恒久的光照,让藐视它们,打压它们的人──Anonymous killers──显得渺小,难得安宁。
下面是四论文原文及摘要,略有改动。
第一篇:《原力宇宙学》:21世纪科学革命宣言书
提交: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83科学哲学组 2017/12/18
【摘要】作者从星系百分之百的漩涡结构这一确定的天文事实推论出:漩涡运动是天体最普遍的运动,漩涡力是宇宙最伟大之力,宇宙就是个大漩涡。
漩涡运动无例外地属于旋卷向心的收缩运动,宇宙处处在收缩(穿插着普遍却相对短暂的爆炸),整体在收缩,宇宙膨胀论是违反物理规律的。
作者重建漩涡论,新创光黑论,光球论,光场论等理论,建立起一门新宇宙学,以论著━━《原力宇宙学》━━的形式发表。它刷新了众多科学概念,颠覆了牛顿定律和大爆炸宇宙学,重构宇宙秩序,成为一场科学革命的导火索。
宇宙学归属于哲学,宇宙学革命必定是哲学革命,其成果就是原力论哲学。它高举创造大旗,宣称人类的目的是创造,哲学的目的也是创造。它倡导乐观主义,批判一直在流行的末世论和人类绝灭论。相信只要大多数人认识美,爱美,致力于艺术创造,黑暗和丑恶就会退让,美的事物就会大量涌现,无需行政规范和法律强制,世界自会走向和谐有序。
原力论哲学以宇宙原力这种绝对与无限的创造力为动力,重拾哲学指导科学的责任,规定自身的最高任务是引导世界进入理想时代,哲学时代。
关键词:漩涡,原力,创造,宇宙精神,理想世界。
一个确定的天文事实是:在太空全部可见星系中,77%是漩涡星系和棒旋星系,20%是椭圆星系,3%是不规则星系(另一种数列是:80%,15%和5%)。棒旋星系作的也是漩涡运动,不规则星系则是漩涡星系的早期形态,椭圆星系是其晚期形态。
结论:百分之百的星系是漩涡星系。
推论:往下的恒星系和往上的星系群,它们也在进行或曾经进行过漩涡运动,宇宙就是个大漩涡套小漩涡,处处是漩涡的实体。
据此确定一条宇宙学真理:漩涡运动━━从粒子自旋到天体漩涡━━是宇宙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漩涡力是宇宙最伟大之力,宇宙就是个大漩涡。
漩涡力来自粒子的聚合能,随着粒子数量的聚积而增强。粒子是能质统一体,它的飞行和自旋状态就是能态,而当它在漩涡力作用下聚合成团块时,能就转换成物质(“波粒二象性”新解),全部天体就是由粒子团聚生成的物体。粒子聚合的动力,科学家一直相信是万有引力,我则坚信是漩涡力。前者与后者相比,不仅在力量上十分微弱,而且极不合理,牛顿都承认用万有引力定律无法解释天体分立现象。
以银河系为例。它有多条旋臂,旋臂上的恒星除自转外,还参与旋臂绕心公转的运动和螺旋向心的进动,越靠近银心,旋转速度和进动速度越快,导致中心密度、温度和压力不断增高,其核心无例外是个高温高压高速自旋的大黑洞。外围恒星接近核心时,在强大的内旋力作用下,会被迅速撕扯成条块状,能量被急剧放大,就是天文学家观测到称类星体的天体,之后熄火进入黑洞。我称黑洞为“天体冶炼炉”。物质持续积聚,黑洞持续加密升温增压,终至出现热核反应,黑洞点火和爆炸,形成新天体。
这些确凿无疑的天文观测成果,来自天文学家,又广受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忽略。少数关注漩涡现象者,则作出违反物理学常识的判断。他们似乎相信,天体漩涡与我们日常见到的漩涡全不相同,甚至相反。天体漩涡并非内密外疏向心收敛的螺旋体,虽有中心,却不由旋臂物质形成。旋臂不是实在的天体物质臂,它们只是些“图样”而已。恒星一批批地横穿其间,像太阳系的行星那样在百亿年间稳定地绕心旋转,却不会顺着旋臂的方向进入核心。
又认为,星系之上虽则有更高层次的天体结构,即超星系。它们虽则也呈漩涡状,作的却不是旋卷向心的运动,甚至不是稳定的绕心运动,而是向外散开的扩张运动。尽管观测到太阳系与仙女系正在相互靠近,他们仍然相信,在原初爆炸力和暗能量推动之下,天体相互间在拉大距离,纷纷外逃,越靠近宇宙边缘的天体外逃的速度越快,整个宇宙在加速膨胀!这就是标准宇宙学描述的景象。
我则依据天文学家提供的资料,坚信漩涡现象的真实性,建立起新的漩涡论。它的原理是,和地球上的漩涡一样,天体漩涡同样是向心收缩的。它强迫物质和能量聚合一起,产生相互作用,万物因而得以形成和演变。而按照大爆炸论,宇宙在一开始就在高速膨胀,之后在加速膨胀,物质和能量不断分离,持续至今,天体是不可能形成的,生命不可能出现。
在创立新漩涡论的同时,我还创立了光黑论,光球论,光场论等相关理论,并撰写成书:《原力宇宙学》(人民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定性为“21世纪科学革命宣言书”。它刷新了光、能、场等宇宙学基本概念,颠覆了牛顿定律和大爆炸宇宙学,爱因斯坦的引力子论和弯曲空间论在新理论面前也显得不真实。
这部书的意义还不限于科学革命,它同时是哲学革命。因为宇宙学归属哲学,它的创立可追溯到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亚里士多德的《论天》和《论灵魂》等。在他们那里,宇宙学就是灵魂学,宇宙学革命必然地就是哲学革命。
原力,在哲学和科学中都是个新概念。它的内容包括宏观的天体漩涡力和微观的物质聚合力,合称物质原力。此外,它还包括宇宙精神,相当于柏拉图的宇宙灵魂。物质原力就是物质自身的运动能,它推动物质演变和相互作用;宇宙精神则推动物质结合成各种关系,形成宇宙万物和宇宙秩序,最后产生宇宙原力的承载体:人。之后,宇宙原力就依赖人去描述,运用和发挥。
宇宙精神是一种绝对与无限的创造力,宇宙万物就是宇宙精神的体现。人是宇宙原力创造出来的最优秀最美好的智能生物,只有人认识并掌握了宇宙精神。因此,弘扬宇宙精神,运用和发挥这种绝对与无限的创造力,促进自身与宇宙进化,也就成了人的使命。
一些进化论者早已发现,宇宙原力创造的一切产品━━从原子到星球到人━━都是完善的,它们的运动和演变也是完美的,宇宙一直运行在向前向上向好的轨道上,这就是宇宙进化运动。所谓宇宙精神和人的使命,就是在地球上延续这个永恒的进化运动,通过持续的创造活动,将地球建造成理想世界,让它成为宇宙进化的样板。
这一观念最早的启示者是公元1世纪居住在罗马讲授雄辩术的希腊人朗吉弩斯(Longinus)。在《论崇高》一书中,他就指出,作为庸俗卑陋的生物并不是大自然为人类所设定的目标,大自然把我们生在这宇宙间,犹如将我们放在某种伟大的竞赛场中,要我们既做它的丰功伟绩的观众,又做它的雄心勃勃力争上游的竞赛者。由于文化交流手段落后,他的著作被长期埋没,到16世纪才真正引起世界关注,并得到了发挥,20世纪初英国秦斯爵士(Sir James Hopwood Jeans)表达得最为明确。他确定地说,人类已经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他灵魂之舟的船长,坚信“没有什么能阻碍我们再次将地球建成天堂━━除非我们自己阻碍自己。”在他之前意大利思想家皮科(Pico della Mirandola)和他之后美国物理学家惠勒(John Wheeler)等人,表达过类似的观念。
然而,仅有理想还不够,还需要确定具体的道路。这股路在先柏拉图就提供了,那就是广义的艺术教育:用音乐和一切美好的永恒的事物去教育人民,让他们认识美,爱美,尤其重要的是让广大群众参与创造美。
艺术就是创造美的活动(康德),它的终极目标指向至美至善。若人们普遍以艺术创造为人生目的,人人奔美而去,美的事物就会大量涌现,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无需行政规范和法律强制,社会自然走向和谐有序。事实上,创造活动一直是世界进步强大而隐蔽的动力,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古希腊文明就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最杰出的成果,欧美一些长期注重艺术创造的国家,今天也显现不凡的品格,为世人称道。
人类世界呈现的一切混乱无序都是违反宇宙精神的表现,是人为的。只有当大多数人认识了宇宙精神,认可并运用宇宙原力于创造,混乱无序的现象才有可能减少至消除,世界才有可能达到美好的未来。这个任务义无反顾地落在哲学家的肩上,只是至今还少有人意识到罢了。
文明史表明,这种改良人类,推动进化的工作不能依赖宗教、政治或科学去完成,唯一可寄望的是哲学。哲学家爱智慧,有理想━━构建理想国就是哲学家的专长和爱好,━━品格高尚,头脑开阔,视野宽广,虔诚而又睿智,辨美丑辨善恶辨真伪的能力高超,是引领公众摆脱奴役,带领世人走出“洞穴”,来到阳光下,共同建设理想世界唯一合适的人选。
这是前所未有的创造大业,需要建立相应的以创造为宗旨的哲学。这就意味着一场哲学革命,因为以往的哲学包括柏拉图哲学都缺乏创造的理念。
这个工作实际上已经开始,就是原力论哲学,在原力论宇宙学建立之前就建立起来了。它是独一无二高举创造大旗的哲学,宣称人类的目的是创造,哲学的目的也是创造。创造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世界必进的永恒动力,原力论因其鲜明的创造观确立了自身在哲学中独特的地位。
原力论不仅重拾哲学指导科学的责任,它还以乐观主义对抗形形色色的末世论和绝灭论,确定自身的终极目的是在地球上构建理想世界━━一个全员致力于创造比伊甸园更为美好的理想世界。
Title:《THE FORCE COSMOLOGY》:The 21st century scientific revolution announced
第二篇:哲学的终极任务:在地球上构建理想世界
提交: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16世界大同组,2017/10/20
【摘要】大同世界就是理想世界,一直是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梦想,他们中不少人还动手规划出多种版本的理想国模型。但理想国不可能在个别国家和地区建立,它的结果必定是个大同世界,一体化的理想世界。本文作者的《哲学时代》就是按此要求描画的最新最美的版本。
大同世界绝非乌托邦和白日梦,而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产生一批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且具有感召力的创新家━━毫无疑问就是爱智哲学家群体。哲学从来不是一种职业,哲学家与社会各种利益集团没有天然的联系,他们还有爱智慧,有理想,辨美丑辨善恶辨真伪能力超强等优点,是执行这一历史使命的最佳人选。
这是一项史无前例全民参与的创新工程,现有的哲学因缺乏创造的理念,也就难以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起指导作用,只有高举创造大旗的原力论哲学才是希望之所在。
关键词:大同世界,理想世界,进化,创造,原力论哲学。
哲学家对哲学的任务或目的并未达成共识。比较普遍的意见是解惑和释疑,即将哲学看成认识论,包括对自然,人生和精神诸现象的解构和认识。也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将哲学定义为灵魂论、本体论、存在论、信息论、人学、现象学、逻辑学、语言学、世界观,死亡学等,从学术自由的角度,这些课题研究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本质上说,哲学是“行重于知”(康德),是“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不是一门学术。若出于教学和研究的需要,把它看成学术,哲学就是最高知识,“学术的学术”(柏拉图)。它的任务是指导所有其他学术和引导社会方向。
柏拉图理念论的核心是善的理念(智慧),来自美的理念,美和善就是柏拉图哲学的目的,我认它为爱智哲学的目的。相应地,爱智哲学的任务就是在地球上构建理想世界,一个至美至善的大同世界。哲学的本义就是理想主义,也只有理想主义哲学即爱智哲学能够引导人类达到美和善,建成理想世界。
回顾人类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众多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的杰作就是形形色色的理想国论著。比较有名的如中国儒家的小康大同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16世纪莫尔的《乌托邦》,17世纪康帕内拉的《太阳城》,19世纪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以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圣西门和欧文的设想。康德的“目的王国”也可以列入其中,而马克思和列宁的共产主义社会设计则可以看成是付诸实践的一种。
这些设想无一成功,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四点。一,目标不够高。在这些乌托邦设计中,多以自由、平等、公有制和物质丰富为目标,高度有限。大多还保留着政治制度和军事体制,不符合理想国家的原则。二,范围狭窄。一条不容置疑的原则是,理想国不可能在个别国家或地区建成,它必定是世界性的。人口还要少,必须始终在自然资源的限度之内。三,动力不足。理想国是个至美至善的社会,需要一个推动整体持续向上的目标和一种强大且无限的驱动力,这在所有的理想国设计中都见不到。四,未能形成创造哲学。理想国是一项全民参与的重大创新工程,它的实现需要许多代人创造性的劳动,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创立一种以创造为宗旨的哲学,让其自始至终起指导作用。
针对这种种不足,我在多年前就给理想世界(不是理想国)构建了一个新版本,即《哲学时代》(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所描述的情景:世界人口数量维持在最优状态中。人们退居海岛,将大陆交还大自然。彻底根除私有制、私有财产和商业,一切资源归全体人民。儿童集中抚养和管理,接受身心全面发展的智慧教育和艺术教育。由于人口少,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人们不必通过生产劳动谋生,能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艺术创造和社会服务。不存在家庭和婚姻制度,无国家和民族界限,也就没有相应的法律、行政和军事管理制度及设施,世界事务统一由哲学王和哲学家群体管理,美、善、正义和创造成为全体人民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目标。稍后我还在《艺术世界》(人民科学出版社,2016年)中补充上它的驱动力:宇宙原力,包括宏观的漩涡力,微观的物质聚合力和宇宙精神。
一些进化论者早已发现,大自然创造的一切产品,从原子到星球到人,都是完善的,宇宙一直运行在向前向上向好的轨道上,这就是宇宙进化运动。所谓宇宙精神和人的使命,就是延续这个永恒的进化过程,通过运用宇宙原力和持续的创造活动,将地球建造成理想世界,让它成为宇宙进化的样板。
这一观念最早的启示者是公元1世纪居住在罗马讲授雄辩术的希腊人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书中,他就指出,作为庸俗卑陋的生物并不是大自然为人类所设定的目标,大自然把我们生在这宇宙间,犹如将我们放在某种伟大的竞赛场中,要我们既做它的丰功伟绩的观众,又做它的雄心勃勃力争上游的竞赛者,其雄心壮志可用毛泽东的诗句“欲与天公试比高”来形容。
由于文化交流手段落后,他的著作被长期埋没,到16世纪才真正引起世界关注,并得到了发挥。先是培根,他骄傲地宣称:“人不是直立的动物,而是不朽的神灵。”又说,“任何事情对人类来说都是可能的。时代还年轻,只要给我们几个世纪,我们将驾驭和重塑万物”,“……如果一个人试图在宇宙中建立并扩张人类本身的权力和疆土,那么,他的这种野心比前两种更为健全和高尚。”接着他的话,20世纪初英国秦斯爵士表达得最为明确。他确定地说,人类已经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他灵魂之舟的船长,坚信“没有什么能阻碍我们再次将地球建造成天堂──除非我们自己阻碍自己。”在他之前意大利思想家皮科和他之后美国物理学家惠勒等人,也表达过类似的观念。
然而,仅有理想还不够,还需要确定具体的道路。这股路在先柏拉图就提供了,那就是广义的艺术教育:用音乐和一切美好的永恒的事物去教育人民,让他们认识美,爱美,尤其重要的是让广大群众参与创造美。
艺术就是创造美的活动(康德),它的终极目标指向至美至善。若人们普遍以艺术创造为人生目的,人人奔美而去,美的事物就会大量涌现,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无需行政规范和法律强制,世界自然走向和谐有序。事实上,创造活动一直是世界进步强大而隐蔽的动力,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古希腊文明就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最辉煌的成果。
人类世界呈现的一切混乱无序都是违反宇宙精神的表现,是人为的。只有当大多数人认识了宇宙精神,认可并运用宇宙原力于创造,混乱无序的现象才有可能减少至消除,世界才有可能达到美好的未来。这个宣传和劝导的任务义无反顾地落在哲学家的肩上,只是至今还少有人意识到罢了。
文明史表明,这种改良人类,推动进化的工作不能依赖宗教、政治或科学去完成,唯一可寄望的是哲学。哲学家爱智慧,有理想,境界高,头脑开阔,视野宽广,辨美丑辨善恶辨真伪的能力高超,是引领公众摆脱奴役,带领世人走出“洞穴”,来到阳光下,建设真实美好世界唯一合适的人选。
哲学家要想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就需改变生活方式,不能继续沉迷于孤立的思辨生活和无休止的概念争论之中。而要像苏格拉底那样介入现实生活,进入公共场合,以自己的热情和理想激励群众,批判末世论、人类灭绝论和一切虚无颓废的言论,推动世界健康向上。
未來的大同世界不能停留在儒家小康生活的理想上,也不能以形形色色的“理想国”为范本,它有至高的追求目标,那就是艺术创造。这是个美和善的目标,是人类精神进化,世界一往无前的动力。面对这一崇高伟大的目标,现有的一切哲学包括柏拉图哲学都不能胜任,因为全都缺乏创造的理念。我近年创立的原力论才是大有希望一种。
创造是原力论哲学给自己确定的任务,也只有原力论哲学才能胜任创造大业。它的诞生意味着哲学的新生。
原力论高举创造大旗,确定人类的目的是创造,人生的意义是创造,哲学的目的也是创造。它还提供创造的动力:宇宙原力,一种绝对与无限的创造力。原力论哲学的终极任务就是将地球建设成为比伊甸园更美更好的大同世界。
这绝不是乌托邦,白日梦,世界上一些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的国家,比如当代人向往的那些高福利国家,就十分接近这种境界。它们验证了一条古训:事在人为。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有言:大多数人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将这话稍作改变,就是原力论哲学的信念:
事在人为,大多数人认定世界有多理想,世界就有多理想。
Title:The ultimate aim of Philosophy:Build an ideal world on earth
第三篇:当代哲学家的任务:敦促美国将世界无核化运动进行到底
提交: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92政治哲学组,2017/12/18
【摘要】当前局势,核扩散的趋势似乎不可抑制,更难逆转,消除核危机显得困难重重,遥遥无期。哲学家对这一棘手难题的解答却可以是异常之简单而彻底的,那就是:敦促美国单方面销毁全部核设施和核武器,之后或同时,向联合国递交全面禁止核武器提案,宣布核武器非法。美国犹如世界核俱乐部大厦的顶梁柱,一旦撤出,核俱乐部就会轰然坍塌,片瓦无全。今天美国单方销毁核武器,促成无核世界的实现是自身的义务而不是义举。
希腊哲人称哲学是爱智慧,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与一切愚昧落后现象作斗争也就成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核弹是人类历史上精心制造出来最肮脏最邪恶的杀人武器,应受人类良知的谴责,不能见容于世,将它从地球上彻底清除掉是一切正义者的责任,首先是哲学家的责任。
柏拉图主张哲学王治国,在一体化的今天就是治世。当世界危机重重,人类面临自我毁灭,各界人士束手无策之时,哲学家就应当挺身而出,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与正义势力结盟,共同努力,消除危机,让人民生活在安全与和谐的环境之中,并为未来理想世界的实现铺平道路,这是哲学自身和一体化世界赋予当代哲学家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美国,核武器,核危机,无核化世界,哲学家责任。
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物之父,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获得自由”,战争在人类进化上具有推动作用,不能一概否定。他又说,“祈求停止战争等于期望世界的末日”。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未来的战争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所有的战争。它是绝灭性的,不再能够造就战斗英雄和给人提供自由,只会让人成为自然力和邪恶势力的奴隶和牺牲品,加速世界末日的到来。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当今形势不容乐观:核大国致力于充实核武库,核武器工厂在不停运转;核武器专家在绞尽脑汁研制升级计划,个别国家的核弹处于发射状态;无核国家在千方百计往核俱乐部里挤或寻求核保护伞;一些地区出现剑拔弩张之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核战争──必定是世界大战──不可能发生。
核武器杀伤力巨大,且后患无穷,哪一方都难望从核战中获益。加之,任何发动核战争的国家都无可避免地要准备承受加倍的惩罚,很可能是同归于尽的结局。人们普遍预见到这种既可怕又可悲的前景,反战情绪强烈,因而核战争是没有可能发生的,核武器是多余的,恐怕永无用武之地。当前的局势实是互不信任,相互猜疑,相互防范的心理造成的。
然而,若放任下去,猜疑和误解会加深,矛盾和冲突随之上升,从而让本无可能性的核战争成为现实。当前一个紧迫的工作就是将真相揭露出来,让世人明白,即使在混乱和争斗的世界中,核武器也是不必要的,无核世界就有可能实现。无核世界并非理想世界,打斗杀戮仍会持续,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对安全的世界,我们就有必要为之努力。
面对当前局势,核扩散的趋势似乎不可遏止,更难逆转,消除核危机显得困难重重,遥遥无期。
哲学家对这一棘手难题的解答却可能是异常之简单而彻底的。那就是:敦促美国单方面销毁全部核设施和核武器,之后或同时,向联合国递交全面禁止核武器提案,宣布核武器非法。
发明核武器又亲手将它一劳永逸地绝灭掉,这其实是美国在二战结束当天就应当做而且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当时苏联等国家就曾敦促美国这样做,今天的核危机就不会出现了。从历史上看,美国并非是个好战的国家,反有逃避战事,奉行“孤立主义”之名,却无奈地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核弹并实施应用的国家,见证到它的巨大破坏力和非人道本质。理性的做法是,顺应民意,战后立即动手将这一恶性的新生事物窒灭在摇篮中,就像将人体上刚冒头的癌瘤一刀切除一样。
美国没有这样做,相反,变本加厉地生产和升级核武器,就不能不为其后
世界核扩散和核危机负责,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开脱这个责任。现在补做这一工作虽则难度增大,但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只要有决心。要明白,今天美国单方销毁核武器,促成无核世界的实现是自身的义务而不是义举。
值得称道的是,美国第 44 任总统奥巴马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他在 2009 年 4 月上任之初即承诺,在任期内将致力于削减核武器,以期实现一个无核化的世界。2016 年 5 月访问日本前,他再度重申建立“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作为核武库最充实的国家的总统,他的表态称得上是史无前例,表明美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他这一倡议让世界对美国另眼相看,提升了美国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也因此举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具有基本物理常识的人都晓得,核弹即使只生产和储存不用,对世界都是种不折不扣的祸害,用起来就是灭绝性的。核弹是人类历史上精心制造出来最肮脏最邪恶的杀人武器,应受人类最高良知的谴责,不能见容于世,务必彻底清除之才谈得上基本的人间正义。化学武器能禁,生物武器能禁,核武器为何不禁?它比前两种武器更好禁。
从这个角度,我们立即会发现奥巴马的做法是无效的,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核大国谈判,签订削减各方核库存的协议,半个世纪前从尼克松执政时就开始了,已成老套,毫无作用,也未能阻止核扩散,即使再持续 100 年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华盛顿邮报》在奥巴马访日时指出的:“消除核武器,从本国做起”!!!
爱因斯坦在二战结束不久,即撰文指出,“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已经再没有使用原子弹的任何理由,美国还不宣布原子弹是非法的,只能说明美国已经把原子弹作为一项政治资本了。这是很不应该的,也是很不正当的。”同时指出美国的有利条件是“对其本土的直接攻击几乎不必担心。”
可以断言,只要美国迈出切实的一步,带头销毁核设施和核武器,其他国家就没有任何继续生产和储存核武器的理由。在这之后,美国提交联合国的禁核倡议,没有任何国家敢于投反对票,无核世界立即就能实现。美国犹如世界核俱乐部大厦的顶梁柱,一旦撤出,核俱乐部就会轰然坍塌,片瓦无全。
当前需要有人站出来做宣传和劝导的工作。历史表明,这个任务不能指望政治家去完成。因为他们考虑的是现实的、国家当前的利益,难以摆脱民族偏见和国民歧见──这也是核谈判难有成效的原因。这个工作也不能依赖科学家或实业家去承担。因为他们关注的是实物和实利,还因他们的头脑习惯于专题和专项研究而变得偏狭,不够开阔。事实上,当前的局势大部分是他们和政治家共同造成的。
完成这一重任理想的人选是哲学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哲学家与各种利益集团没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加上哲学家拥有爱智慧,辨美丑辨善恶辨真伪能力超强等美德,是世界“理性法庭”法官无争议的候选者。
人们一个共识是,哲学和科学皆是希腊人的发明。然而,哲学和哲学家无用的观念也在希腊时期就开始流行开来了,哲学家由之受冷落,不时还受排挤和受打压。为顺应这种形势并规避风险,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曾呼吁哲学家远离政治,哲学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就日渐微弱,今天终至于沦落为依附于部门,在现代化高档写字楼中众多循规蹈矩的上班族中的一族。
而如今,当世界面临危机,天下将再无任何安全的角落,各界人士束手无策之时,哲学家就应当挺身而出,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与正义势力结盟,共同努力,消除危机,让人民同时让自己生活在安全与和谐的环境中。这也是改变哲学无用论的契机,哲学智慧在危难中将焕发奇光异彩,睿智的思想在危难中将会变得富有说服力。
不限于此,哲学的本义是理想主义,哲学家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满足于以最智慧的方式消除前进道路上遭遇的各种障碍和危机,还要彻底清除危机和罪恶发生的土壤,推动世界进入理想状态,实现世界大同。
世界各地疯狂地生产,制造和储存百无一用又极为邪恶的核武器的行为,让世界笼罩在末日阴影之中,是世人明显的整体弱智的表现,也是头脑空虚,心理脆弱,品质恶劣,精神颓废的表现,对人类这一宇宙最高智能生物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嘲讽和污辱。作为人类的成员且自认拥有最高智慧的哲学家若对此视而不见,保持沉默,甚至有意无意地参与其中,就是对“哲学家”称号最大的亵渎,将无颜于世。
面对此情此景,打破沉默,抛头露面,占讲坛,抢话筒,发议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毛泽东),应当成为哲学家新的行为准则。“哲学王”不仅要在治国中,而且要在治理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哲学自身和一体化世界赋予当代哲学家的神圣使命。
Title:The task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Urging the United States to carry out the world's nuclear-free movement in the end
第四篇:破解柏拉图密码的第一书:《柏拉图密码》
提交: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4古希腊哲学:ⅱ古典希腊哲学组。2017/10/20
【摘要】柏拉图密码:最高知识就是智慧,智慧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
希腊哲人定义哲学是爱智慧,柏拉图称智慧比真理和知识更美更实在,是它们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将智慧理解为知识,后人据此推动科学和经济大发展,并让哲学知识化,成了一个“专门学科”(策勒尔),丧失了指导科学和引导社会的能力,导致“科学终结”和“哲学死亡”的恶果,世界处于颓废和堕落的状态中,危机重重。
面对此情此景,宗教、政治和科学显得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唯一可寄望的是哲学,首先是爱智哲学。
在柏拉图哲学中,理念是事物的原型、本质和理想形态,善的理念和美的理念是理念论的核心,美和善就是柏拉图追求的终极目的,恢复和提升柏拉图哲学,是推动世界走向美和善的第一步。
作者的《柏拉图密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任务是破解柏拉图密码,让哲学回归本原,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升爱智哲学成为创造性的哲学,引导世界进入理想境界。这绝不是哲学幻想,宇宙运动就是一种永恒的进化运动,它推动万物持续向前向上向好,宇宙给人展示的就是一条前景辉煌的金光大道,理想世界是有可能在地球上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哲学必须先一步回归柏拉图。
关键词:柏拉图,智慧,知识,理念,爱智哲学。
我将我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柏拉图密码》(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定性为“2400年来第一部阐释最高知识,破解柏拉图密码的智慧之书”,其要点只一句话:最高知识就是智慧,智慧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哲学经典。它的主要内容是理念论,善的理念(和美的理念)是理念论的核心。柏拉图认为,善的理念就是最高的知识,关于正义、美、科学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时才是有用的和有益的。它是学人尤其是哲学家首先要掌握的知识。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益处,也不容易学得好。(506A)
与理念论相联系的是两个世界论,分别称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前者又称变动世界、产生世界、生灭世界等,后者又称理念世界、本质世界、存在等,后者是本质和实在,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前者只是后者的影像或摹本。一般人生活在前一个世界中,只有那些具有灵魂视觉的哲学家──我称之为爱智哲学家,其余为爱知哲学家──看得见后一个世界,并生活其中。
理念论与人们的日常实践和经验相左,不好理解,因而一开始就受到批判,最早的批判者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具体事物,不存在事物的理念,事物的本质就在具体事物当中,用理念来诠释事物的本质是不必要的。相应地,学习的重点就不是理念,而是知识,即事物的原理和原因。他也赞赏智慧,但认它为知识而不是理念。《形而上学》卷1开篇即指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在卷11,他进一步提出:智慧是第一原理的学术。
在希腊语中,知识是两个词:γνωση和επιστημη (episteme),英译为knowledge和science。前者较古老,意为综合知识,全部知识;后者较新,意为分科知识,具体知识,专科学术或科学。从知识范畴上看,亚里士多德关于智慧的阐释与柏拉图的阐释似乎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甚至显现一致性──第一原理的学术与最高知识在实质上的一致。
但人们仍然意识到两种理论体系本质上的差异。亚里士多德关注可见的、具体的和个别的事物,相应的方法必定是分析法和归纳法。柏拉图关注不可见的、抽象的和整体性的事物,相应的方法必定是演绎法和整体论。亚里士多德建立的是爱知哲学,重视物质、现象和经验;柏拉图建立的是爱智哲学,重视灵魂、精神和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哲学。两者在实践上也有明显的差异。爱知哲学家追求知识并以传授知识为己任,让人明白万物的原理和原因,是一种外在的认知和技能,可以通过阅读和听讲获得,哲学家不必定信它。爱智哲学追求智慧,智慧是一种辨善恶的能力,由人的灵魂决定,难以像知识那样通过阅读和听讲获得,要求建立信仰且身体力行,实践智慧(phronesis)。
由这一分歧,产生了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名实之争。争论的焦点集中于:理念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还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更根本的问题是,哲学家经常谈论的存在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由之形成当代哲学的两大派:唯物派和唯心派。
唯物派的对象就是爱知哲学的对象,对物质研究和物质生产有利,受到科学家和公众的欢迎。唯心派的对象是灵魂和精神,对物质研究和物质生产没有直接的帮助甚至成为障碍,受到普遍冷落和抵制。17世纪之后的世界,就是唯物派、科学和工商业高歌猛进的时代。爱智哲学的地位一落千丈,令许多人发出“哲学死了”的慨叹。
《柏拉图密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恢复柏拉图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是这部书的目的,首要的工作就是发现并破解柏拉图密码。它涉及对知识、真理、理念和概念的理解,重点是对知识和真理的理解。
在《理想国》中,“知识”是个频繁出现的词语,似乎柏拉图赞同亚里士多德的智慧知识论,认真阅读,就会发现是个误读,这里即隐藏着柏拉图密码。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知识指分科知识,与当代人的理解基本一致,是有对有错即善恶不分的。而柏拉图所说的知识就是真理,称最高知识,是只对不错的,与意见相对立,意见也是有对有错的。
在柏拉图那里,真理还不是终点,智慧(善的理念)比真理和知识更美更实在,他将智慧比作太阳和父亲,称真理和知识是智慧的儿子。通向善的途径最重要的一步就不是学知识,而是向永恒事物学习,最终要求认识美。美和善就是柏拉图追求的终极目的,体现在他设计的理想国中。
《柏拉图密码》进一步指出,知识来自真理,它只不过是真理的文字描述和概念形态,相当于柏拉图所说的意见,其地位在智慧和真理之下,必定是有对有错的,不是哲学家追求和固守的首位目标。智慧是发现真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辨美丑辨善恶辨真伪的能力,它才是三者中最重要的。
世界早就抛弃柏拉图倡导的爱智之路,一直沿着爱知的道路运行,恶果也就越来越明显,其中最严重的一项是人的异化。世人普遍抛弃精神,生活目标模糊,享乐和物质财富成了最高的追求,创造力江河日下。由于忽略智慧,科学深陷于还原论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导致“科学的终结”。出于相同的原因,政治在狭隘的宗教和民族感情的支配下,变得日益自私和险恶,到了不少国家公然策划用核弹毁灭世界和自我毁灭的地步。
“哲学死了”的现象暴露了柏拉图哲学的先天不足,即缺乏创造性。理念是事物的理想形态,成了终点,事物发展到此止步,创新是不可能的。柏拉图哲学中也确实没有创造的理念,在他的理想国中就没有艺术家──最富创造力的群体──容身之地。
即使从学术的角度看,科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都曾引发大大小小的社会变革,让世界面貌日新月异,表明它们是强有力的知识。哲学智慧是最高知识,应当比一切知识更为强大,却被弄“死了”,这事值得哲学家反思。提升哲学,恢复哲学在社会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就成了当代哲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哲学开始都是民族的,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即民族的智慧造就哲学。然而,从本原上说,哲学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无限发展的,提升智慧就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因而能够反过来造就民族以至人类,推动社会向前向上向好,让世界最终进入理想状态。这绝对不是哲学幻想,它有坚实的宇宙法则作依据。
我称宇宙学是哲学与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从这个新角度看,宇宙创造的一切产品,从原子到星球到人,都是完善的,宇宙一直运行在向前向上向好的轨道上,这就是宇宙进化的绝对法则。所谓宇宙精神和人的使命,就是在地球上延续这个永恒的进化过程,通过运用宇宙原力和持续的创造活动,将地球建造成理想世界,让它成为宇宙进化的样板。
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阶层的人士对这个目标都难有兴趣,也缺乏能力去实现。唯一可寄望的是哲学家,主要是爱智哲学家,构建理想国就是他们的爱好和专长。
这是个空前绝后的创造大业。为完成这个至高无上的任务,就得改进爱智哲学,将它升级为一种创造性质的哲学,并改变工作方式。创造是典型的实践智慧,哲学家需要从传统的孤立的思辨生活和无休止的概念论争之中脱离出来,转而投身创建理想世界的伟大事业──从重新认识柏拉图开始。
Title:《 The Plato Code》━━First book to decipher Plato's code